活动回顾 | 2月15日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研学活动

2025年2月19日
琶洲实验室
23

导言

2月15日,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的50名学生来到琶洲实验室参观研学。本次活动运用多种形式,为同学们生动呈现了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等概念及其应用场景,并展现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妙用,旨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新型智能科技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潜在影响。

灵蛇绘新篇,科普启新帆——琶洲实验室蛇年首场科普研学活动顺利举办。在科研人员引导下,同学们依次参观了琶洲实验室研究成果展厅,聆听人工智能及大语言模型发展应用主题讲座并与专家交流互动,最后亲自体验了琶洲实验室脑机接口的最新科研成果。在活动尾声,同学们大胆畅想未来科技世界,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所感所想。

先来通过一段视频回顾本次活动吧~

2月15日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研学活动回顾

01.参观展厅

蛇年启幕,琶洲实验室研究成果展厅也迎来了升级更新,汇聚实验室最新科研成果与广大来访者见面。同学们总体上了解了实验室的发展脉络,并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医疗与健康、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内的众多成果有了全面掌握。

02.聆听讲座

本场主题讲座由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系副主任、副教授张鑫为同学们带来,围绕人工智能及大语言模型的发展脉络、在生活中的运用情境等话题展开。在讲座中,张老师将时下最热门的AI大模型——DeepSeek引入讨论,并展示了一段DeepSeek与ChatGPT下国际象棋的视频,形象生动地诠释了人工智能间的博弈,引发同学们对AI未来发展的思考。

随后,同学们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的算法算力等问题向张鑫老师提问。在逐一解答同学们问题的同时,张老师鼓励同学们去尝试用AI完成不同的任务,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并不断学习相关知识。

03.体验脑机接口技术

随着脑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发展,脑机接口技术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已悄然来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本次活动安排同学们体验了琶洲实验室自主研发的脑机AI注意力训练系统。

该系统以严肃游戏的形式呈现,参与者需通过脑机AI头环来控制游戏中的角色,而头环则负责采集使用者的脑电信号并直接作用于专注力训练游戏,将用户的专注程度量化为数值实时显示在游戏中。同学们踊跃参与体验,努力保持较高专注度,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自我注意力提升的效果。

04.研学有感

活动尾声,同学们拿起纸笔,写下自己在本次研学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并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和进步展开无限想象。

结语

本次研学活动为青少年了解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和知识提供了窗口,同时也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一颗科技的种子,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心。活动也引导同学们不断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智能科技的乐趣,并逐步建立起自我对智能社会的理解,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爱科学、走近科学。

张鑫老师简介

张鑫,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系副主任、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医学数据处理等。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后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学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18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堂山分校访学。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高校合作研究项目和腾讯游戏合作项目等。已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超50篇,授权发明专利十几项,担任多个主流会议和杂志的长期审稿人。现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数字医学专业委员会、计算机视觉专业委员会和人机交互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图像图形学会理事及副秘书长等。